搜索
首页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意思:曲高惭愧和的,惆怅闭寒城。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楚客、江林、月、叶、鸿声等元素,描绘出一幅秋夜江林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感慨。 首句“楚客秋多兴”,楚客一词,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即客居他乡的秋夜。秋天的夜晚常常引发人深思,而客居他乡的感受则更增添了这种情感。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兴”,即兴致,这表明他内心充满了情感和思考。 “江林月渐生”,描绘了江边的树林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随着夜色的加深,月亮逐渐升高,月光洒在树林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细枝凉叶动”,进一步描绘了夜色的变化,微风吹过,带走了夜晚的凉意,使得树叶轻轻摇曳。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微妙变化。 “极浦早鸿声”则以声音为元素,描绘了鸿声从远方传来,营造出一种寂静中的动态美。 接下来的两句“胜赏睽前夕,新诗报远情”,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分离的夜晚,友人以诗表达深情厚意。这里的“胜赏”可能指的是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而“睽前夕”则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新诗报远情,表达了友人以诗传达深情厚意,体现了友情之深。 最后两句“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知音难求的感慨。这里的“曲高和寡”常用来形容艺术的高妙难懂,也常用来比喻高人雅士的清谈高论和不凡行为。然而,“曲高”再高,也难免有寂寞孤独之感。因此,“惭和者”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求的感慨。而“惆怅闭寒城”则表达了作者因知音难求而产生的孤独惆怅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江林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感慨。它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客秋多兴,江林月渐生。
细枝凉叶动,极浦早鸿声。
胜赏睽前夕,新诗报远情。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寒城

    读音:hán chéng

    繁体字:寒城

    意思:寒天的城池。
      ▶《文选•谢朓<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吕延济注:“秋气寒而登城上,故云寒城。”
      ▶唐·范荣《测景臺赋》:“高阜荒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