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元光随编修李秀才出守衡阳》 江海茫茫天尽处,又携书剑入湘中。

江海茫茫天尽处,又携书剑入湘中。

意思:海茫茫天空尽头,又带着书剑入湘中。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送杨元光随编修李秀才出守衡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逃虚喜听足音跫,况是乡人万里逢。江海茫茫天尽处,又携书剑入湘中》是一首表达离别与重逢、奋斗与追求的诗。 首句“逃虚喜听足音跫,况是乡人万里逢”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激动。这里的“逃虚”并非逃离现实之意,而是指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足音跫则象征着久违的相逢。而相逢的对象是故乡的人,这无疑增添了诗人的亲切感和温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欣喜之情。 “江海茫茫天尽处,又携书剑入湘中”则描绘了诗人的远行与奋斗。江海茫茫,天尽之处,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而诗人却带着书剑,再次踏上征程,这象征着他的求知与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与重逢、奋斗与追求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动人,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较高的哲理意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逃虚喜听足音跫,况是乡人万里逢。
江海茫茫天尽处,又携书剑入湘中。

关键词解释

  • 书剑

    引用解释

    1.书和剑。 唐 许浑 《别刘秀才》诗:“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 唐 温庭筠 《过陈琳墓》诗:“莫过临风倍惆悵,欲将书剑学从军。” 金 马定国 《清平道中》诗:“今日清明过寒食,又将书剑客他乡。” 张素 《沪宁道中》诗:“万里归来傲白鷳,随身书剑更萧闲。”

    2.学书学剑。谓学文学武。 唐 孟浩然 《自洛之越》

  • 江海

    读音:jiāng hǎi

    繁体字:江海

    意思:
     1.江和海。
      ▶《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岑参《送张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