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出郊》 春日去来人不问,碧桃朱李付幽禽。

春日去来人不问,碧桃朱李付幽禽。

意思:春天的太阳离开来的人不问,碧桃花红李子给幽禽。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出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展现了一个幽静而富有生机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中的景物,并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云根修蔓绿成阴”,描述了园林中树木的繁茂景象,其中“云根”形容树木高大,枝叶伸入云端,“修蔓”形容树枝修长蔓延,“绿成阴”则表现出树叶茂盛,形成了一片绿荫。整句诗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次句“风雨园林懒重寻”,则表现了诗人对园林美景的留恋和怀念。由于风雨交加,诗人懒得再次去寻觅园林的美景,但也暗示了园林在风雨中的另一种美态。 第三句“春日去来人不问”,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园林美景的向往和关注。春天来临,人们并不关心,而诗人却惦记着园林中的美景,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最后一句“碧桃朱李付幽禽”,则以具体的植物和动物形象,描绘了园林中的生机和活力。碧桃、朱李盛开,幽禽在其中欢快地歌唱,整个园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了园林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根修蔓绿成阴,风雨园林懒重寻。
春日去来人不问,碧桃朱李付幽禽。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碧桃

    读音:bì táo

    繁体字:碧桃

    意思:
     1.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
      ▶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花木》

  • 春日

    读音:chūn rì

    繁体字:春日

    英语:springtime; spring

    意思:
     1.春天;春季。
      ▶《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辛延年《羽

  • 来人

    读音:lái rén

    繁体字:來人

    英语:messenger; the one who came

    意思:(来人,来人)

     1.将来的人。
      ▶汉·扬雄《剧秦美新》:“宜命贤哲,

  • 去来

    读音:qù lái

    繁体字:去來

    英语:\"Qulai\"

    意思:(去来,去来)

     1.往来,往返。
      ▶《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无通于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

  • 幽禽

    引用解释

    鸣声幽雅的禽鸟。 唐 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 陆游 《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高鶻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读音:yōu qí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