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 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

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

意思:历任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

全文创作背景

《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但军事上相对软弱的朝代,经常受到外族的侵略和威胁。因此,对于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了当时诗人和学者常常思考和关注的主题。 在这个背景下,周必大的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与友人贺升卿讨论古代名将和出师之道时,为了表达对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英勇善战、忠诚报国的将士们的敬仰和颂扬,而写下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
金城未入职方考,玉座正披舆地图。
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
从来美玉劳三献,岂比巾箱袭碔砆。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博闻

    读音:bó wén

    繁体字:博聞

    意思:1.多闻,见闻广博。

    解释:1.多闻,见闻广博。

    详细释义:见闻广博。如:『想不到你先生如此博闻!』

    <
  • 历历

    解释

    历历 lìlì

    [distinctly;clearly]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引用解释

    1.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

  • 山河

    读音:shān hé

    繁体字:山河

    短语:海疆 领土 国土 领域 幅员 版图 土地 疆土 河山

    英语:(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country\'s land <

  • 一卷

    读音:yī juàn

    繁体字:一卷

    造句:

  • 是古

    读音:shì gǔ

    繁体字:是古

    意思:以古为是。
      ▶《汉书•刘歆传》:“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

    造句:暂无

  • 潜夫

    读音:qián fū

    繁体字:潛夫

    意思:(潜夫,潜夫)
    隐者。
      ▶清·方文《从子子唯园中作》诗:“勿使衡门延俗客,每将疑义问潜夫。”
      ▶清·金农《题卖饼家壁》诗:“葱肆浆房半故儒,康衢卖饼亦潜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