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己后)》 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

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

意思:皇慈容散笨拙,公商议逼迫陶冶。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己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恭显》,是一首表达个人经历和政治理想的诗。 首先,诗中描述了诗人在紫殿承恩、金銮殿入直的岁月,这些是诗人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象征着他的政治生涯的高峰。接着,诗中描绘了诗人归家路上的情景,以及他在日复一日的朝堂生活中,如同日过八花砖般稳步前行。 诗中提到了许多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如鸳鹭、皋夔等,他们都在回席庆祝诗人的晋升,这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感激和忠诚,以及对圣明的皇上的敬仰。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艰辛和努力,他以散拙之身,却受到公议逼迫,不得不参与政治斗争。他参与文会、侍狎筵,甚至在帝座前献言,这些都表明他积极投入政治生活,为朝廷尽心尽力。 诗中还表达了他对公正无私的追求,他唯理无党,怜才膝屡前,这表明他是一个公正无私、关心人才的人。他宵旰忧勤,唯理实录,这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他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诗中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念,他开始讨论新尧历,期望整顿舜弦,这表明他有宏大的政治抱负。然而他也明白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的道理,这表明他明白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但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热爱和投入,对公正无私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
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虽遇河清圣,惭非岳降贤。
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
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筵。
腐儒亲帝座,太史认星躔。
侧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
宫司持玉研,书省擘香笺。
唯理心无党,怜才膝屡前。
焦劳皆实录,宵旰岂虚传。
始议新尧历,将期整舜弦。
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上相思惩恶,中人讵省愆。
鹿穷唯牴触,兔急且联猭。
本是谋赊死,因之致劫迁。
氛霾言下合,日月暗中悬。
恭显诚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皇慈

    读音:huáng cí

    繁体字:皇慈

    意思:皇上的仁爱。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过承宠灵,闵点暇日;徒抱皇慈,无充横草。”
      ▶唐·白居易《社日谢赐酒饼状》:“空荷皇慈,岂伸丹慊。”

  • 散拙

    读音:sàn zhuō

    繁体字:散拙

    意思:谓禀性散漫粗疏。
      ▶宋·王禹偁《上宰相谢免判吏部南曹启》:“伏念某比乏时才,滥尘清列,苍苔红药,但遵四禁之文;理剧剸繁,久绝五花之判,便于散拙,乐在清闲。”
      ▶元·辛

  • 公议

    读音:gōng yì

    繁体字:公議

    短语:公论

    英语:public discussion

    意思:(公议,公议)

     1.见“公义”。
     
     2.按

  • 陶甄

    读音:táo zhēn

    繁体字:陶甄

    意思:
     1.比喻陶冶、教化。
      ▶《文选•张华<女史箴>》:“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注:“如淳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