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曳履商声怜此老,倚楼长笛问谁家。

曳履商声怜此老,倚楼长笛问谁家。

意思:拖着鞋商声可怜这个老,倚楼长笛问谁家。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雅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独自在其中品味自然、等待夜幕降临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情厚意。 首联“云日晶荧固自佳,幽人有待至昏鸦。”描绘了白天的美景,云日晶莹,天气晴好。然后诗人作为“幽人”在等待,直到夜幕降临,昏鸦鸣叫。这一联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欣赏。 颔联“远分岩际松枫树,复乱洲前芦荻花。”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松枫树分布在岩石间,芦荻花在洲前繁杂。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确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颈联“曳履商声怜此老,倚楼长笛问谁家。”诗人拖着鞋子,听到商声(秋声)感到悲伤,倚着楼吹长笛,心绪飘向远方。这一联通过动作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霜螯玉柱姚江上,作意三年醉月华。”描绘了诗人在姚江上,手持霜螯(蟹螯),醉心于月华之美。这一联通过与首联的呼应,完成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意象生动,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日晶荧固自佳,幽人有待至昏鸦。
远分岩际松枫树,复乱洲前芦荻花。
曳履商声怜此老,倚楼长笛问谁家。
霜螯玉柱姚江上,作意三年醉月华。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长笛

    读音:cháng dí

    繁体字:長笛

    短语:口琴 短号 军号 单簧管 长号 小号 萨克斯管 法螺 风笛 双簧管 萨克管

    英语:flute

    意思:(长笛,长笛)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 曳履

    读音:yè lǚ

    繁体字:曳履

    意思: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迴。”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 商声

    读音:shāng shēng

    繁体字:商聲

    意思:(商声,商声)

     1.五音中的商音。
      ▶《文选•马融<长笛赋>》:“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