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送》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意思:双峰寂静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又送》

全文赏析

【鹤注】鲁訔年谱云:公送辛员外暂至绵,诗云“直到绵州始分首”,则鲁说为是。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①。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此章从离筵之景,重叙送别之情,在四句分截。双峰远景,万竹近景。细草残花,触景生愁矣。绵州同往,江上独来,说得情绪难堪。赵大纲曰:留连就草言,怅望就花言。欧公诗“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亦同此意。然唯人留连,故见草亦留连,唯人怅望,故见花亦怅望耳。

  ①寂寂对青青,是借对。王维诗,“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勃诗:“他席他乡送客杯。”朱瀚曰:此诗,一二死句,三四无脉,五六枯拙,七八不韵,故知其为赝作也。

  今按:台上酌酒,而花草伤情,四句亦自联络。唯下四请,生意索然,疑非少陵手笔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青照

    读音:qīng zhào

    繁体字:青照

    意思:青眼照看。请人加以照料或给予照顾的客套语。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现在镇海统制是弟舍亲,会时务望青照。”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荐托》:“致札所辖上司,

  • 竹青

    读音:zhú qīng

    繁体字:竹青

    意思:竹子外面的一层青绿色表皮。
      ▶《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1期:“所谓留青,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

    <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