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鹤林寺》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意思:为什么像一尊乘兴离去,醉中骑马月中返回。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鹤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潇洒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首句“昔人春尽强登山”描述了诗人在春尽之时,勉力登山,这表现了他不甘于沉沦,渴望寻找生活真谛的心态。次句“只肯逢僧半日闲”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与僧侣交谈,享受半日清闲的情境。 下两句“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则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不羁,他带着酒意,乘着兴致骑马在月光中归来,这既展示了他的个性风采,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通过醉酒来忘却烦恼,通过骑马赏月来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体现了他的率真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一尊

    引用解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

  • 乘兴

    读音:chéng xìng

    繁体字:乘興

    短语:就势 就 乘 趁热打铁 趁机 随着 趁早 趁着 乘胜 乘机 趁

    英语:in high spirits

    意思:

  • 月中

    读音:yuè zhōng

    繁体字:月中

    英语:ides

    意思: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骆宾王《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

  • 何似

    读音:hé sì

    繁体字:何似

    意思:
     1.如何;怎样。
      ▶《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唐·张九龄《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复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