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汴京怀古(博浪城)》 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意思:铅筑不成,不信道、英雄终于死。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汴京怀古(博浪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之作,它咏叹的是汉代刺客张良狙击秦始皇未遂的历史故事。整个词语气悲壮,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 起句“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以悲壮的笔调写出了对英雄落幕的哀悼。“犹有客、弃家破产,东求力士”,则描绘了张良不惜家财,一心复仇的决心。词中通过“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韩亡耳”再现了张良对故国韩国的思念,和对秦始皇的愤恨。 下阕“狙击处,悲风起;大索罢,浮云逝。”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渲染出悲壮、紧张的气氛。“叹事虽不就,波腾海沸。”表达了行动虽未成功,但引起了轩然大波。词尾“赢政关河空宿草,刘郎宫寝成荒垒。只千年还响子房椎,奸雄悸。”则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一事件,秦始皇的关河已成荒草,刘邦的宫寝也变为废墟,只有千年的子房椎声犹在,让奸雄心悸。 整首词气势磅礴,语言生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赞美了英雄人物的气节和胆识,同时也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犹有客、弃家破产,东求力士。
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韩亡耳。
道旁观谁道祖龙耶?
妄男子。
狙击处,悲风起。
大索罢,浮云逝。
叹事虽不就,波腾海沸。
赢政关河空宿草,刘郎宫寝成荒垒。
只千年还响子房椎,奸雄悸。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无成

    读音:wú chéng

    繁体字:無成

    英语:accomplish nothing

    意思:(无成,无成)

     1.没有成功;没有成就。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其无成,君无

  • 信道

    读音:xìn dào

    繁体字:信道

    短语:烟道

    英语:signal path

    意思:
     1.信奉正道。
      ▶《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

  • 英雄

    解释

    英雄 yīngxióng

    [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铅筑

    读音:qiān zhù

    繁体字:鉛築

    意思:(铅筑,铅筑)
    即筑。古击弦乐器,其声激越凝重。
      ▶清·黄宗羲《查逸远墓志铭》:“厄屯之歌,铅筑之声,杂然出于四壁。”

    解释:1.即

  • 不信

    读音:bù xìn

    繁体字:不信

    英语:disbelieve

    意思:
     1.不相信。
      ▶《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