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
意思:世人都营三个洞,人谁喜欢一丘。
出自作者[宋]罗与之的《泛舟秋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对白露、丹枫等秋天的典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思念。
首句“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中,“白露”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暑热的消退,寒冷的来临;“消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暑热逐渐消退的过程。而“丹枫”则是秋天的典型景色,红红的枫叶点缀了整个秋天,犹如一幅画。诗人用“点画”一词,将枫叶描绘得生动活泼,富有艺术美感。
“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家乡的思念。“小山赋”是晋代文人常赋的诗篇,诗人闲暇时吟咏此篇,表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然而,这种闲适的生活并没有冲淡诗人的思乡之情,“大江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大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寄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三窟”是古人避祸求安的策略,但诗人认为这种追求实际上反而使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乐一丘”则代表了诗人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无奈。
最后两句“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风休”中,“篷窗”是诗人归乡途中的居所,窗外的景色令人心生雅致。“月朗政风休”描绘了月朗风清的美丽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的“政”是通假字,意为“正值”,诗人正是在月朗风清之时,享受这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露、丹枫等秋天的典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思念。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