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高谠》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意思: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歌声。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贻高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宗兄的人的赞美和期待。 首句“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宗兄在仕途上可能带来的困扰的担忧。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宗兄的深深关心,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些无奈。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这句诗以松树和雪作为比喻,赞美了宗兄的高尚品质和独特魅力。松树在石头上生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雪中的孤玉更显明净,象征着孤独中的高洁。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场景,一是中秋之夜的西陵晓月,一是半夜的军鼙声。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宗兄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最后,“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宗兄才华和节操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宗兄未来的信心。作者相信,有了清才和洪笔的支持,宗兄的高节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终成为公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它通过描绘宗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些无奈和期待。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西陵

    读音:xī líng

    繁体字:西陵

    英语:Xilin

    意思:
     1.古国名。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张守节正义:“西陵,国

  • 北固

    读音:běi gù

    繁体字:北固

    意思: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南朝·梁武帝曾登此山,谓可为京口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 晓月

    读音:xiǎo yuè

    繁体字:曉月

    意思:(晓月,晓月)
    拂晓的残月。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螀。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