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卹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

卹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

意思:恤恩天子厚,遗直世人悲哀。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政治和个人情感的主题。它描绘了作者在延英殿中突然停止了皇帝的召见,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深深感激和对世人公正评价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离别的哀伤和不舍。 首联“偶歇延英对,如何遽不来。<恤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描绘了作者在延英殿的场景,他突然停止了皇帝的召见,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深深感激和对世人公正评价的忧虑。其中,“偶歇”一词暗示了作者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完成皇帝的召见,这可能反映了他的责任感和忠诚,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他对政治事务的认真态度。而“如何遽不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完成皇帝召见的遗憾和失落。 颔联“路转侵龙耳,星沈近斗魁。”描绘了作者离开延英殿后的情景,他离开时经过了龙耳路,抬头看到了星星在斗魁的位置沉落。这里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颈联“送车知几乘,莫赋泰山颓。”描绘了作者对离别的哀伤和不舍。“送车”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其他官员送他离开的车马,但“知几乘”则暗示了不确定和迷茫。“莫赋泰山颓”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沉重和无奈,他可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的情感,只能用“莫赋泰山颓”来表达他对离别的哀伤和不舍。 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复杂,它通过描绘作者在延英殿中的经历和离开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和情感的复杂情感。它也通过描绘离别的哀伤和不舍,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深沉而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偶歇延英对,如何遽不来。
卹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
路转侵龙耳,星沈近斗魁。
送车知几乘,莫赋泰山颓。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世人

    读音:shì rén

    繁体字:世人

    英语:(common) people

    意思:
     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
      ▶《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