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梓潼道中》 怅别关河晚,凭高眺望赊。

怅别关河晚,凭高眺望赊。

意思:我别关河晚,登上高处眺望远。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梓潼道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市孤烟起,平冈落日斜》展现了一幅优美而宁静的乡村风景画。首句“小市孤烟起,平冈落日斜”描绘了小市的孤寂和落日的余晖洒在平冈上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的基调。 “素林惊夕鸟,锦石戴寒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白色的树林、精致的石头和寒冷的野花,这些细节都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而惊起的夕鸟则打破了这种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 “怅别关河晚,凭高眺望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关河晚景的感慨和远望的渴望。诗人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阻隔而感到怅然若失,因此他站在高处远望,希望能看到家乡的影子。 “土亭今夜月,流影梦还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夜晚月色的欣赏。诗人可能因为思乡之情而难以入眠,因此他抬头看到了土亭上的明月,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情景。流影,即月光在水中摇曳的影子,诗人可能由此联想到家乡的影子,心中涌起一股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间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市孤烟起,平冈落日斜。
素林惊夕鸟,锦石戴寒花。
怅别关河晚,凭高眺望赊。
土亭今夜月,流影梦还家。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眺望

    读音:tiào wàng

    繁体字:眺望

    短语:凭眺 眺

    英语:lookout

    意思:
     1.从高处远望。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毋用火南方,可以居

  • 关河

    读音:guān hé

    繁体字:關河

    英语:fort

    意思:(关河,关河)

     1.指函谷等关与黄河。
      ▶《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