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峭壁兰》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意思:峭壁一千尺,兰花在澄碧的天空。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峭壁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峭壁兰花和采樵人的诗,给人一种峭壁高耸、兰花清幽、采樵人劳作不得的情景。 首句“峭壁一千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峭壁的高耸入云,让人感受到一种险峻、壮美的自然风光。 次句“兰花在空碧”,则描绘了峭壁之上的兰花,清新雅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心生向往。 第三句“下有采樵人”,通过“下有”两字将视线从峭壁兰花转向了下面的采樵人,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一句“伸手折不得”,表现了采樵人虽然想采摘兰花,但因为峭壁太高而无法折取,让人为采樵人的无奈而感到惋惜。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峭壁兰花的清幽高雅和采樵人的朴实无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珍惜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空碧

    读音:kōng bì

    繁体字:空碧

    意思:
     1.犹澄碧。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2.指澄碧的水色。
      ▶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

  • 峭壁

    读音:qiào bì

    繁体字:峭壁

    短语:崖 涯

    英语:cliff

    意思:陡削的山崖。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其下层巖峭壁,举岸无阶。”
      

  • 兰花

    读音:lán huā

    繁体字:蘭花

    短语:

    英语:orchid

    详细释义:兰科植物的统称。为多年生草本。叶多数丛生,细长而尖,平行脉。花茎自叶中抽出,上有一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