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

意思:阊门过去这盘门,半掩着珠帘画楼里。

出自作者[明]李祯的《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通过对七泽三江、杨柳芙蓉、阊门、靡芜、棠梨花、馆娃宫、三高祠、真娘墓、西施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 首句“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广袤和丰富,七泽三江流经甫里,杨柳和芙蓉在湖水中映照,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生机勃勃。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描绘了阊门的繁华和盘门的险要,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半掩的珠帘和画楼,让人想象出过去的繁华景象。 “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荒芜和变迁,靡芜和棠梨花在鸳鸯沙上盛开,但东风已经将它们吹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馆娃香径走糜鹿,清夜鬼灯明绛纱”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和神秘,馆娃宫曾经是麋鹿出没的地方,而清夜的鬼灯在绛纱上闪烁,让人想象出历史的神秘和恐怖。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
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
馆娃香径走糜鹿,清夜鬼灯明绛纱。
三高祠下东流续,真娘墓上风吹竹。
西施去后屟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

关键词解释

  • 珠帘

    解释

    珠帘 zhūlián

    [bead door curtain]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引用解释

  • 阊门

    读音:chāng mén

    繁体字:閶門

    意思:(阊门,阊门)

     1.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高楼阁道,雄伟壮丽。
      ▶唐代阊门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许多诗人都有诗

  • 过去

    读音:guò qù

    繁体字:過去

    短语:昔 以往 往昔 昔年 早年 旧时 往年

    英语:past

    意思:(过去,过去)

     1.现在以前的时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