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左省杜拾遗》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意思:贤明的君主没有什么缺点和过失,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

全文创作背景

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当时,国家局势动荡,战乱不断,人民生活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也未能幸免于难,被困在叛军所占领的地方。杜甫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叛军的囚禁中逃脱,前往凤翔拜见唐肃宗李亨,并被任命为左拾遗。而岑参也在朝中任职,担任右补阙。两人同为朝廷官员,又是诗友,因此岑参写下了这首《寄左省杜拾遗》,来表达对杜甫的思念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圣朝

    读音:shèng cháo

    繁体字:聖朝

    意思:(圣朝,圣朝)
    封建时代尊称本朝。亦作为皇帝的代称。
      ▶《汉书•两龚传》:“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晋·李密《陈情

  • 自觉

    读音:zì jué

    繁体字:自覺

    短语:两相情愿 志愿

    英语:conscious

    意思:(自觉,自觉)

     1.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孔子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