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朴翁卧龙山》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意思:龙尾回平原,屋檐出青山。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同朴翁卧龙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优美诗篇。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联“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诗人以龙尾和檐牙两个形象作为开端,描绘了龙尾山的景色。龙尾山在诗中象征着诗人的归途,而檐牙则暗示了山上的建筑。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 颔联“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他望向远处的山峦,对绿色的延伸感到怜爱;坐在树荫下,他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渐行渐远。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颈联“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诗人描绘了路边的草和江中的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草合象征着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而鸥忘则暗示了诗人已经忘记了过去的争斗和机心。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诗人以午后的清凉和松树的影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归途中的舒适和宁静。白羽对禅衣,暗示了诗人在归途中与内心的自我对话和反思。这一联以宁静的氛围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为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归途中的舒适和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龙尾

    读音:lóng wěi

    繁体字:龍尾

    意思:(龙尾,龙尾)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
      ▶《左传•僖公五年》:“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杜预

  • 平野

    读音:píng yě

    繁体字:平野

    英语:champaign

    意思:平坦广阔的原野。语出汉·晁错《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南朝·宋·鲍照《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