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潘司理秘校》 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

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

意思:吟鞭摇岭月,疲倦枕拂溪云。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潘司理秘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曲栈绕斜谷,钩栏天际分。
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
好景不关俗,新诗皆属君。
西南有归客,一一幸相闻。》,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和表达对旅途生活的感受的诗。 首联“曲栈绕斜谷,钩栏天际分”,诗人通过描绘曲栈绕斜谷的风景,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川画卷。其中,“曲栈”指的是曲折的山路,“斜谷”则是诗人将要经过的一条山谷。而“钩栏”则是高悬于天际的栏杆,象征着高远和壮美。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旅途的艰辛和风景的壮美融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颔联“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受。其中,“吟鞭”是诗人的马鞭,“岭月”则是诗人经过的山岭时看到的明月,表现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而“倦枕”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和困倦,“拂溪云”则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表现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颈联“好景不关俗,新诗皆属君”,诗人表达了对旅途中的风景和生活的独特感受。他认为旅途中的美好风景与人的世俗观念无关,而是与人的心情有关。同时,他也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写成诗歌,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尾联“西南有归客,一一幸相闻”,诗人表达了对西南地区人民的问候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希望他们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关心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风景和表达对旅途生活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问候,体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曲栈绕斜谷,钩栏天际分。
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
好景不关俗,新诗皆属君。
西南有归客,一一幸相闻。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吟鞭

    读音:yín biān

    繁体字:吟鞭

    意思: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宋·陈亮《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蓝桥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元·萨都剌《九日登石头城》诗:“九日吟鞭住石头,翠微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