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西蜀可准大师远寄之什》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意思:杜口已经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出自作者[唐]齐己的《和西蜀可准大师远寄之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禅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莫知何路去追攀”,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出世之路的无从下手之感,似乎人生之路在禅的哲理面前显得迷茫而无从追寻。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留恋,也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这种向往似乎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空想人间出世间”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空灵的意境,使诗人的向往之情更加突出。这里的“空想”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出世的渴望,又暗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无奈和无力。 “杜口已同居士室”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入理解。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与禅宗居士一样的修行方式,不再发表言论,不再追问禅的真谛在哪里。这种选择,既是对禅的尊重,也是他对自我修行的决心和信心。 “禅中不住方为定”和“说处无生始是闲”两句,是对禅宗哲理的深入阐述。禅宗强调的是“不住”,即不执着于任何一种状态或观念,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定”。而“无生”则是禅宗的最高境界,即超越生死,超越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禅的敬仰和追求。 最后,“乱峰西望叠孱颜”一句,描绘了诗人西望乱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禅的敬仰。这里的“乱峰”象征着尘世的纷扰和复杂,“叠孱颜”则象征着禅的深邃和神秘。诗人通过西望乱峰,表达了他对禅的深深敬仰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我修行的决心和信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的哲理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
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

关键词解释

  • 杜口

    读音:dù kǒu

    繁体字:杜口

    意思:闭口。谓不言。
      ▶《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北齐书•崔暹传》:“至尊或多醉,太后尚不能致言,吾兄弟杜口。”<

  • 传心

    读音:chuán xīn

    繁体字:傳心

    英语:telepathize

    意思:(传心,传心)

     1.佛教禅宗指传法。初祖达摩来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谓法即是心,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见唐

  • 祖师

    读音:zǔ shī

    繁体字:祖師

    短语:神人

    英语: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

    意思:(祖师,祖师)

     1.创立某种

  • 居士

    读音:jū shì

    繁体字:居士

    英语:kulapati

    意思: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

  • 心休

    读音:xīn xiū

    繁体字:心休

    意思:心中喜乐。语出《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马瑞辰通释:“休,亦喜也。”
      ▶宋·韩琦《后园闲步》诗:“心休谁似我,官府有青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