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人》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

意思:难道只有吃粥行动一个月,门外往往罗蓬蒿。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诗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仕途波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明主赏识、晚年得志的欣喜。 首句“自古诗人多坎壈,早达唯有苏长公”,诗人借苏轼的仕途坎坷,表达了诗人对诗人普遍遭遇的同情。而“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则是对自己早年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坎坷人生的感慨。 “我方六十遇明主”,作者在六十岁时遇到了明主,得到了赏识和重用,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欣喜的事情之一。而“前此独卧空山里”,则是描述了他在早年遭遇坎坷时,独自在空山里度过了一段寂寞的时光。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这里描述了作者在艰难时期的生活状况,虽然只能吃粥,但已经算是好的了,门外常常是蒿蓬遍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呜呼诗人天爱惜,不与富贵唯穷空。彼苍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风。”诗人对诗人的赞美和感慨,认为诗人是上天珍爱的瑰宝,不会轻易地给予富贵,只会让他们经历人生的坎坷和磨难。而作者也得到了上天的厚爱,给予了他明月清风这样的美好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坎坷、仕途波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明主赏识、晚年得志的欣喜。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诗人的赞美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古诗人多坎壈,早达唯有苏长公。
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独卧空山中。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
呜呼诗人天爱惜,不与富贵唯穷空。
彼苍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风。

关键词解释

  • 往往

    读音:wǎng wǎng

    繁体字:往往

    短语:反复 数 勤 高频 三番五次 迭 亟 屡次三番 频 累 屡屡 屡次 屡 多次 再三 累累

    英语:often

  • 岂唯

    读音:qǐ wéi

    繁体字:豈唯

    意思:(岂唯,岂唯)
    亦作“岂惟”。亦作“岂维”。
     难道只是;何止。
      ▶《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
      ▶《庄子•逍遥游》:“岂

  • 月门

    读音:yuè mén

    繁体字:月門

    英语:moon gate

    意思:(月门,月门)
    即月洞门。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众人从西厅右首一个月门内进去。”参见“月洞门”。

  • 蒿蓬

    读音:hāo péng

    繁体字:蒿蓬

    意思:
     1.蒿和蓬。泛指杂草。
      ▶晋·陶潜《咏贫士》之六:“仲蔚爱穷居,遶宅生蒿蓬。”
      ▶明·刘基《夏夜臺州城中作》诗:“良田半作龟兆坼,粳稻日夕成蒿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