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意思:洪崖丹井听说还在,徐孺衡门说可以找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长江沿岸景色和寺庙深处的古木寒云的诗,同时通过描绘老吏和百姓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清廉政治的向往。 首联“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描绘了长江清澈透明,沿岸枫林茂密,古木参天,寒云缭绕,县寺幽深的景色。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秘。 颔联“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通过描绘老吏不容忍狡诈行为,百姓不再受冤屈侵犯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清廉政治和社会公正的向往。 颈联“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官员和高尚品德的赞扬。 尾联“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不希望像宝剑一样被埋没,更不希望像斗牛一样沉闷无生气,展现了作者的抱负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衡门

    读音:héng mén

    繁体字:衡門

    意思:(衡门,衡门)

     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

  • 洪崖

    读音:hóng yá

    繁体字:洪崖

    意思:
     1.亦作“洪涯”。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臣子伶伦的仙号。
      ▶汉·张衡《西京赋》:“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蔡邕《郭有道林宗碑》:

  • 丹井

    读音:dān jǐng

    繁体字:丹井

    意思:
     1.丹石之井。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