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史拱山人》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意思:宗炳死来你又离开,终身不再到柴桑。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伤史拱山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已故老师或朋友的怀念之情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收到一封来自襄阳的信,得知朋友已经去世的消息,作者在悲痛之余,回忆起与这位朋友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以及朋友生前的种种事迹。 首句“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直接点明收到来自襄阳的一封信,得知朋友已经离世。其中,“幽信”暗示了信的内容是关于朋友的死讯,而“一缄”则形象地描绘了信的形态。 “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悲痛之余,寻求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去寺庙为朋友祈福。其中,“山客”和“野僧”分别代表了医生和僧人,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力量来帮助作者面对悲痛。“翻贳药”形象地描绘了寻求治疗的过程,“因吊”则表达了作者去寺庙为朋友祈福的愿望。 “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坟墓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峰头孤冢”形象地描绘了坟墓的孤独和凄凉,而“为云穴”和“是石床”则表达了对坟墓的敬意和怀念。 最后,“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曾经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的怀念。其中,“宗炳”可能是作者与朋友共同认识的人,“死来君又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世的悲痛之情,“终身不复到柴桑”则表达了作者对曾经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已故老师或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和朋友的坟墓景象,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
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
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柴桑

    读音:chái sāng

    繁体字:柴桑

    意思:
     1.古县名。
      ▶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
      ▶晋以后歷为浔阳郡和江州

  • 终身

    读音:zhōng shēn

    繁体字:終身

    短语:生平 百年 平生 辈子 一辈子

    英语:lifelong

    意思:(终身,终身)

     1.一生;终竟此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