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智满三藏》 灌顶清凉一滴通,大毗卢藏遍虚空。

灌顶清凉一滴通,大毗卢藏遍虚空。

意思:灌顶清凉一滴通,大毗卢藏遍虚空。

出自作者[唐]齐己的《赠智满三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灌顶清凉、佛法无边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佛教的虔诚和敬仰。 首联“灌顶清凉一滴通,大毗卢藏遍虚空。”中,“灌顶”是佛教的一种仪式,象征给予弟子醍醐灌顶,给予智慧和清凉。“一滴”形象地表达了灌顶的神圣和重要。而“大毗卢藏”则是指佛教的毗卢遮那佛的藏经阁,象征佛教的广大无边,无所不包。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教的广大、神圣和清凉。 颔联“欲飞蔷卜花无尽,须待陀罗尼有功。”中,“蔷卜花”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莲花,象征纯净和清净。“无尽”则表达了佛教的永恒和无尽智慧。而“陀罗尼”则是佛教中的总纲和咒语,能够驱散恶魔,获得智慧。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教的无尽智慧和驱散恶魔的力量。 颈联“金杵力摧魔界黑,水精光透夜灯红。”中,“金杵”象征着佛法的威力和摧毁邪恶的力量,“水精光透夜灯红”则形象地描绘了佛光普照,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场景。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佛教的威力和光明。 尾联“可堪东献明天子,命服新酬赞国风。”中,“天子”是指皇帝,“命服新酬”是指皇帝对佛教的崇敬和礼赞。“国风”则是指本国的传统文化。这两句诗表达了皇帝对佛教的崇敬和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的神圣、智慧、威力和光明,表达了对于佛教的虔诚和敬仰,同时也赞美了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灌顶清凉一滴通,大毗卢藏遍虚空。
欲飞蔷卜花无尽,须待陀罗尼有功。
金杵力摧魔界黑,水精光透夜灯红。
可堪东献明天子,命服新酬赞国风。

关键词解释

  • 灌顶

    读音:guàn dǐng

    繁体字:灌頂

    英语:abhiseca

    意思:(灌顶,灌顶)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印度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

  • 虚空

    读音:xū kōng

    繁体字:虛空

    英语:hollow

    意思:(虚空,虚空)

     1.空虚。
      ▶《汉书•匈奴传下》:“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罢弊,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

  • 清凉

    读音:qīng liáng

    繁体字:清涼

    英语:cool; cool and refreshing

    意思:(清凉,清凉)

     1.《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 一滴

    引用解释

    1.液体的一个小点。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剉以酿酒,名曰桂醪。尝一滴,举体如金色。” 唐 韩偓 《秋霖夜忆家》诗:“不知短髮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宋 方凤 《金华游录》:“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砚滴。候片时,纔一滴。”

    2.一点儿,表示少量。《关尹子·四符》:“吾之精一滴无存亡尔,吾之

  • 毗卢

    读音:pí lú

    繁体字:毗盧

    意思:(毗卢,毗卢)

     1.佛名。
      ▶毗卢舍那(亦译作毘卢遮那)之省称。即大日如来。一说,法身佛的通称。
      ▶宋·苏辙《夜坐》诗:“知有毗卢一迳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