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 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

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

意思:南坡结盟在,被问什么时候不久。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山林情趣和友情韵味的五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交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客有过兰若,交情似竹林”中,诗人用“兰若”、“竹林”两个意象,形象地展现了客人来访的场景和宾主之间的深厚交情。这两个词既描绘了环境的幽雅,又暗示了友情的坚贞。 颔联“野花无可落,村酒不宜斟”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恬淡态度。野花无处落,显得清幽宁静;村酒不宜斟,显示出诗人不追求奢华,而喜欢朴素的生活。 颈联“又得清新句,如闻謦欬音”写诗人得到友人的新诗句,如同听到友人的声音一样清新。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尾联“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中,诗人提及与友人在南坡的约定,询问何时能再次寻访,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交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生动,意象新颖,使得全诗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有过兰若,交情似竹林。
野花无可落,村酒不宜斟。
又得清新句,如闻謦欬音。
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好在

    读音:hǎo zài

    繁体字:好在

    英语:(adv) luckily

    意思:
     1.安好。多用于问候。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子恭苏,问家中曰:‘许侍郎好在否?’”唐·杜甫《送

  • 盟好

    读音:méng hǎo

    繁体字:盟好

    意思:同盟友好。
      ▶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国家以生民之故,增物帛以续盟好。”
      ▶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今酋之初又议割白沟以南而定盟好,盖其本谋未尝欲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