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笥山留题》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意思:游子回来,为什么只征役。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玉笥山留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乡的向往,对王事的忠诚,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首句“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乡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王事的忠诚,他似乎在为某种未知的使命而奋斗。这两句诗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责任的担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的诗句“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和疲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在玉峰山稍作休息,继续前行。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的坚韧和不屈,也表达了他对王事的执着和忠诚。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内心感受,他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的心却变得宁静和专注。这种内心的变化,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真谛的探索。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感到自己的真气变得清新和虚无,这与他对松石的喜好无关,而是他内心深处的变化。这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转向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两句“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诗人赞美了仙乡的美丽和神秘,也表达了他对这里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待,“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乡的向往,对王事的忠诚,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它充满了情感和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游子

    读音:yóu zǐ

    繁体字:游子

    短语:客 行人 行者 行旅

    英语:man travelling in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

    意思:(参见游

  • 征役

    读音:zhēng yì

    繁体字:徵役

    意思:(参见徵役)

     1.赋税与徭役。
      ▶《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
      ▶贾公彦疏:“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