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意思:萧瑟懂传闻下落,这是什么不同洞庭秋。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望湖,期待满月,感受时光流转和季节变化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叹。 接下来,我们可以逐句分析: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 开篇两句,诗人表示为了欣赏湖水,通宵达旦地观望,而不像樊杨那样避开月亮。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期待满月如玉镜般清澈,而不喜欢新月如钩。通过对月亮形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圆满和完美的向往。 “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 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光线和影子的交互。卷帘后,月光和烛光交织,竹影婆娑,斜晖穿过,绿水流淌。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萧瑟的晨风和树木的落叶,感叹这与洞庭湖的秋天没有什么不同。这里,诗人用自然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湖水、月光、烛光、竹影、晨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叹。同时,通过诗人的感叹,我们也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
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
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萧瑟

    读音:xiāo sè

    繁体字:蕭瑟

    短语:凄厉 凄凉 苍凉

    英语:rustle in the air

    意思:(萧瑟,萧瑟)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