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虎拜南山寿,无一人能作旅獒。
意思:满朝虎拜南山寿,没有一人能作旅獒。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光武明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文物——盘木白狼贡毛和西域的葡萄的故事的,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朝廷中一些大臣对旅獒的漠视和无知。
首句“盘木白狼纷贡毛”描绘了白狼和狼毛的丰富供应,暗示了边疆的安宁和与外部世界的和平交流。这种和平景象与“贡毛”一词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的关系。
“龟兹侍子荐蒲萄”则转向了西域的葡萄,这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也是龟兹(西域的一个国家)向朝廷进贡的一种方式。这里的“侍子”可能指的是龟兹国王的儿子或使者,他们以此方式向朝廷展示了西域的特产。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满朝虎拜南山寿,无一人能作旅獒”却揭示了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朝廷中的大臣们对南山寿(祝颂语,象征长寿)的恭维和拜倒,却无人能理解或重视旅獒(旅獒原为旅人携带的警戒之獒,后引申为包含智慧和道德教诲的文献或典籍)。在这里,“满朝虎拜”和“无一人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真正智慧和有价值的文化的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和平的景象和对旅獒的无知,表达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智慧的尊重和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历史和文化的无知和漠视,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