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
意思:快乐的地方外有什么,所以书中可以找到。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呈月窗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爱自然、向往山林,却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士人形象。
首联“颇有爱山心,山人交未深”展示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山林生活的心情,但同时也暴露出他与真正的山野之人交往不深的现实。这种热爱与疏离的矛盾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不知回俗驾,依旧入儒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他虽然向往山林,但却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仍然要回到儒家士人的生活圈子。这一联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深化了首联中展示的矛盾。
颈联“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则表现了诗人在世俗与自然的矛盾中寻找出路的过程。他在自然中找不到真正的快乐,只能在故书中寻找答案。这一联承上启下,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
尾联“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以景结情,既描绘了诗人晚归渔村的场景,又通过风雨伴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矛盾与挣扎中寻找自我、寻求解脱的心境。
整首诗以诗人内心矛盾为主线,通过对自然与儒家生活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疏离。同时,通过风雨伴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挣扎中寻找自我、寻求解脱的过程,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人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