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意思:朝廷恩泽深厚,会再见到天下太平。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全文创作背景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组诗。这组诗共有四首,都是七言绝句。它们都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冬天,当时作者正在淮河地区旅行。 这组诗的内容主要是对时局的感慨和忧虑。作者通过描绘自己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例如,在第一首中,作者写道:“露草寒螀夜夜悲,乱鸦啼处总思归。”这里,作者以露草、寒螀、乱鸦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凄凉、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 此外,在这组诗中,作者还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例如,在第二首中,作者写道:“云外旌旗犹昨梦,腰间金印最迟回。”这里,作者以“云外旌旗”和“腰间金印”两个意象,暗示了忠臣义士为国家效力、不惜牺牲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仁泽

    读音:rén zé

    繁体字:仁澤

    意思:(仁泽,仁泽)
    仁德恩泽。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明·刘基《龙虎臺赋》:“明四目以遐览,沛仁泽于九垓。”

  • 承平

    读音:chéng píng

    繁体字:承平

    英语:peaceful

    意思:治平相承;太平。
      ▶《汉书•食货志上》:“今纍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鉅万,而贫弱俞困。”
      ▶唐·鲍防《杂感》诗

  • 本朝

    读音:běn cháo

    繁体字:本朝

    英语:present dynasty

    意思:
     1.朝廷。古以朝廷为国之本,故称。
      ▶《孟子•万章下》:“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