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书为屋。
意思:避世书为房屋。
出自作者[宋]戴表元的《读阆风题林隐诗追和赠汪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林一迹地,尘土二毛年》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状态和心境的诗,通过对山林、尘土、避世、谋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无奈。
首句“山林一迹地,尘土二毛年”,诗人以“山林”和“尘土”两个意象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表达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山林是宁静、清幽、自由的生活之地,而尘土则是充满纷扰、争斗、压力的生活之所。诗人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这是“二毛年”的象征,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避世书为屋。谋生药当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以书为屋,以药为田,这是诗人谋生的方式。然而,“避世书为屋”也表达出诗人对尘世的逃避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卉衣从俗制,疏从学僧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抗。诗人穿着草衣,这是顺应俗世之制的,但内心却疏离于世俗,向学僧学习煎药,这是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抗。
最后,“渺渺沧溟去,今谁鲁仲连。”诗人以沧溟为背景,表达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心境。而“今谁鲁仲连”则表达出诗人对鲁仲连那样的智谋和胆略的向往,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尘土、避世、谋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孤独的感慨。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