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意思:毛衣不蔽体,薇叶常不充。
出自作者[魏晋]曹植的《杂诗》
全文创作背景
曹植的《杂诗》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这首诗是他在后期所作,采用了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植文才横溢,并具有政治抱负,希望能建功立业,垂名青史。然而,尽管曹操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最终未能实现。曹操去世后,他受到兄长曹丕和侄子曹睿的猜忌和压抑,屡次被徙封地,生活不安定,因此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其次,这首诗与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背景有关。曹植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创作了许多辉煌的诗作,其中《杂诗》便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诗歌表达了他对乱后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曹植的《杂诗》创作背景既包括他个人的怀才不遇和苦闷心情,也与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