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德清卫明府赴选(时柳黜陟有荐状)》 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

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

意思:我还是千里限制,名字已九宵听。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送德清卫明府赴选(时柳黜陟有荐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的是一位名叫“慎求”的诗人。这首诗的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慎求才华的赞美和对他的深深敬仰。 首联“八使慎求能,东人独荐君。”诗人通过“八使慎求能”来赞美慎求的才华,而“东人独荐君”则表达了慎求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独特地位。这里,“八使”是一个夸张的描述,表示慎求在众多人才中的卓越地位。“东人”则暗示了慎求在当地的名声和影响力。“独”字则强调了慎求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才华。 颔联“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这两句诗表达了慎求的才华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他的名声已经高耸入云,传遍了九霄。这里,“千里限”象征着慎求的才华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无论身处何地,他的才华都能得到认可。“九霄闻”则表达了慎求的名声已经高耸入云,传遍了整个社会。 颈联“远路翻喜别,离言暂惜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慎求的深深怀念。“翻喜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但同时也透露出对与慎求分别的欢喜之情。“暂惜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慎求的深深怀念,这里的“暂”字也暗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尾联“凤门多士会,拥佩入卿云。”这里的“凤门”可能是指朝廷之门,而“多士会”则暗示了慎求才华出众,有很多人才聚集在他身边。“拥佩入卿云”则形象地描绘了慎求进入朝廷之门的场景,他身着华丽的服饰,佩带着贵重的玉饰,走进了朝廷的高贵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慎求的才华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慎求的深深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使慎求能,东人独荐君。
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
远路翻喜别,离言暂惜分。
凤门多士会,拥佩入卿云。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九霄

    读音:jiǔ xiāo

    繁体字:九霄

    英语:highest heavens

    意思: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