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潇湘夜雨/满庭芳》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意思:渔蓑衣冷,小船梦断,灯暗小窗中。

出自作者[宋]周紫芝的《潇湘夜雨/满庭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楼上寒深》是一首对冬日景象的生动描绘,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情感色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漂泊。 首联“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迷蒙的世界。诗人以高楼的寒冷,江边的积雪,以及楚台的烟霭,描绘出一种凄冷而迷离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似我华颠雪领”这几句诗,通过“一天飞絮”和“零乱点孤篷”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飘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年华老去和孤独漂泊。 “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短坡的烟竹和其发出的声音,又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 “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这几句诗,诗人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归宿,但“水远山重”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则以渔蓑、扁舟、灯暗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漂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迷茫。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
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
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
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
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
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

关键词解释

  • 小窗

    读音:xiǎo chuāng

    繁体字:小窗

    造句: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渔蓑

    引用解释

    亦作“ 渔簔 ”。 渔人的蓑衣。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一:“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诗:“寧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明 杨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诗之二:“佳句渔簑怜 郑谷 ,中庭鹤氅立 王恭 。”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