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意思:摸萝踏藓穷的遍,如果这奇卓还不知道

出自作者[宋]祖无择的《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历史遗迹的诗,通过对一处遗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诗中首先描绘了袁山之阳秀水侧的景象,草覆遗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流转。接着,诗中提到了这里曾经有谁氏的宅邸,而这个姓氏是卢,往往文章名籍籍,说明这里曾经有过文化底蕴。 然后,诗中描述了宅中旧物已经不在,只剩下嶙峋一区石,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消逝。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物的兴趣和好奇心,独自前往遗址,下马环观,拂拭旧物。 在诗人环观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地表可见十二三,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惊奇和震撼。于是诗人决定对这块石头进行挖掘和整理,最终将它安置在湖畔的最佳位置。这个过程展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也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历史的沧桑。 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曾经南游到阳朔,看到了许多矗立的峰峦,但像这块石头这样的奇景却未曾见过。这表明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的渴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袁山之阳秀水侧,草覆遗基谁氏宅。
皆云子发其姓卢,往往文章名籍籍。
宅中旧物何所存,惟有嶙峋一区石。
阔才三尺高倍寻,久卧尘沙群瓦砾,余心好异因独往,下马环观聊拂拭。
地表可见十二三,已足怪骇动魂魄。
呼工运锸壍其旁,挽以长絙百夫力。
杂然鼓譟登大车,恍尔如蒙巨灵擘。
选置东湖最佳处,四面澄波映天碧。
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增气色。
弯环幽窦莫敢撢,恐有乖龙飞霹雳。
余尝南游到阳朔,众峰矗矗春筍植。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关键词解释

  • 奇卓

    读音:qí zhuó

    繁体字:奇卓

    意思:卓越突出。
      ▶《后汉书•李固传》:“厚(杨厚)等在职,虽无奇卓,然夕惕孳孳,志在忧国。”

    解释:1.卓越突出。

  • 扪萝

    引用解释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读音:mén lu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