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蠡口夜归》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

意思:捕鱼灯带萤火虫,微光互明灭亡。

出自作者[明]姚道衍的《蠡口夜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热情和苦闷的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焦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日没渡口昏,水风著人热。”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渡口昏暗、水风炙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这两句诗描绘了渔船上的灯光和萤火虫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微光闪烁,明暗交替,给人一种恍惚、神秘的感觉。 “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这里通过舟人之口,表达了行程漫长,人们已经疲惫不堪,想要停歇的心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诗人遥望故乡的山川,却因为距离遥远而模糊不清,心力交瘁,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痛苦。 “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最后两句诗,诗人想象着家乡的人们在等待着他,就像等待着月亮的出现一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没渡口昏,水风著人热。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
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
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
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

关键词解释

  • 渔灯

    引用解释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读音:

  • 明灭

    读音:míng miè

    繁体字:明滅

    英语:flicker

    意思:(明灭,明灭)

     1.谓忽明忽暗。
      ▶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