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甘瓠》 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

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

意思:向人更快意句藏巧,怪物道桑梢拄着一瓢。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甘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这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的诗,通过描绘一个狡猾的人试图通过隐藏和欺骗来获取食物,讽刺了那些善于伪装和欺骗的人。 首先,诗的前两句“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狡猾的人试图通过隐藏和欺骗来获取食物。他利用甘瓠苗的形状和颜色与桑根相似的特点,将其藏在桑叶中,试图以此获取食物。这种行为被描述为“乱他桑叶上他条”,即扰乱了正常的桑叶生长,使其看起来像甘瓠苗。 接下来,“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这两句揭示了这个人更深层次的狡猾和欺骗。他试图向别人展示他的“廋藏巧”,即隐藏和伪装技巧,以此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帮助。这种行为被描述为“怪道桑梢拄一瓢”,即用一根假扮的甘瓠苗支撑着一把真实的瓢。 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那些善于伪装和欺骗的人,通过描绘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揭示了他们的虚伪和狡猾。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诚实和真实生活的赞美,强调了真实和真诚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表达了对虚伪和欺骗的批判和对真实生活的赞美。这种主题在黄庭坚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
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一瓢

    引用解释

    《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读音:yī piá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