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庐山》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意思:古树寒藤拉我住,我不是陶渊明谁能留下。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游庐山》

全文创作背景

《游庐山》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诗中的内容推测出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首先,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它以雄奇险峻、秀丽多姿而闻名于世。其次,张元干是一位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曾任江东提举常平茶盐公事等职。他曾数次登临庐山,写下了许多描写庐山风光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张元干用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他写道:“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沿着山路行走时,渐渐听到潺潺流水声的情景。接着,他又写道:“峰峦秀美如画卷,溪涧清幽似仙境。”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庐山峰峦秀美、溪涧清幽的景色。最后,他写道:“欲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并表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到庐山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寒藤

    读音:hán téng

    繁体字:寒藤

    意思:枯藤。
      ▶北周·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诗:“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疏。”
      ▶唐·杜甫《解闷》诗之八:“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
      ▶宋·杨万里《浯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