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效乐天》 谁言我苦贫,空仓尚余粟。

谁言我苦贫,空仓尚余粟。

意思:谁说我贫穷,空仓尚余的粮食。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效乐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言我久贱,明时已叨禄》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诗,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选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反复强调了诗人对于辞官归乡的决心和信心,表达了他对于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满足和自豪。他并不因为自己曾经在官场中遭受过苦难和挫折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自己能够得到俸禄已经是幸运的了。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其次,诗中描绘了诗人现在的生活状态,虽然空仓尚余粟,但是已经辞官归乡,过上了清贫而自由的生活。他有一架旧书和数丛荒园,与妻子儿女一起过着简单的生活,不需要担心生计问题。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了乐趣和满足感。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认知,他因为懒散而早早辞官,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忙碌。这种性格让他能够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不需要为了追求功名而疲于奔命。同时,他也认为自己不需要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只要能够过上简单而自由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 最后,诗中还引用了历史人物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他提到了张良和老子的话,认为知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这种引用不仅增加了诗的文学性和历史性,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不仅是一种个人选择,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言我久贱,明时已叨禄。
谁言我苦贫,空仓尚余粟。
辞阙是引退,还乡岂迁逐。
旧宅一架书,荒园数丛菊。
俗缘任妻子,家事烦僮仆。
性懒宜早闲,何须暮年促。
犹著朝士冠,新裁野人服。
杯深午醉重,被暖朝眠熟。
旁人笑寂寞,寂寞吾所欲。
终老亦何求,但惧无此福。
功名如美味,染指已云足。
何待厌饱余,肠胃生疢毒。
请看留侯退,远胜主父族。
我师老子言,知足故不辱。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空仓

    读音:kōng cāng

    词语解释

    ⒈  指投资者将所持有的证券等全部卖出,手中只有资金。

  • 贫空

    读音:pín kōng

    繁体字:貧空

    意思:(贫空,贫空)
    谓空无所有。
      ▶《后汉书•虞延传》“家至清贫”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身没之后,家贫空,子孙同衣而出,并日而食。”
      ▶《南史•后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