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宜秋轩梅》 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树寒香照茅屋。

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树寒香照茅屋。

意思: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棵树寒香照茅屋。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宜秋轩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梅花和看花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段描绘了万松岭上千树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每年踏雪看花的乐趣。第二段则转向湖边,描绘了翠裙般的十里花海,花海中看花人醉眠的情景。第三段则感叹花已不如从前,人也已飘零二十年,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第四段则描绘了作者在西湖边上的梦境,梦中无法到达梅花盛开的地方,只有春色围绕南枝边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段,作者描述了今年的看花经历,以及梅花给作者带来的别样感受。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认为梅花别有一种冰雪般的美丽,肌肤绰约,清如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最后,作者在黄昏后独自欣赏梅花,数声残角,独自掩门,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去的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松岭上梅千树,踏雪年年看花去。
湖边十里翠裙腰,尽是看花醉眠处。
花今憔悴不如前,人亦飘零二十年。
梦魂不到西湖上,春色自绕南枝边。
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树寒香照茅屋。
别是人间冰雪魂,肌肤绰约清如玉。
雪更玲珑玉更温,春风入颊淡无痕。
数声残角黄昏后,独自相看半掩门。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今年

    读音:jīn nián

    繁体字:今年

    英语:this year

    意思: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晋·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宋·苏轼《九日

  • 看花

    读音:kàn huā

    繁体字:看花

    意思: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施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