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杂咏,集杜》 老去亲知见面稀,不堪游子芰荷衣。

老去亲知见面稀,不堪游子芰荷衣。

意思:老去亲戚朋友见面很少,不能忍受游子荷花衣。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冬日杂咏,集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深沉而富有感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老去亲知见面稀,不堪游子芰荷衣。”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与朋友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这种孤独和寂寞让游子感到不堪重负。诗人用“芰荷衣”这一形象,暗示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时光已经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 第二句“何人却忆穷愁日,寄谢悠悠世上儿。”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希望有谁还记得他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并感谢世界上那些仍然坚韧不拔的人。这里,“穷愁日”指的是诗人过去的艰难时光,“悠悠世上儿”则是对那些在困难面前仍能坚持的人的赞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在困难中仍能坚持的人的赞美。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使用“见面稀”、“不堪”、“何人却忆”、“寄谢”等词语,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真挚的诗,它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经历和对那些在困难中仍能坚持的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去亲知见面稀,不堪游子芰荷衣。
何人却忆穷愁日,寄谢悠悠世上儿。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亲知

    读音:qīn zhī

    繁体字:親知

    英语:knowledge acquired by direct observation

    意思:(亲知,亲知)

     1.亲戚朋友。
      ▶南朝·齐

  • 游子

    读音:yóu zǐ

    繁体字:游子

    短语:客 行人 行者 行旅

    英语:man travelling in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

    意思:(参见游

  • 不堪

    读音:bù kān

    繁体字:不堪

    短语:禁不起

    英语:utterly

    意思:
     1.不能承当;不能胜任。
      ▶《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

  • 老去

    读音:lǎo qù

    繁体字:老去

    意思:
     1.谓人渐趋衰老。
      ▶唐·杜甫《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汪

  • 见面

    读音:jiàn miàn

    繁体字:見麵

    短语:晤 会客 会 照面

    英语:meet

    意思:(见面,见面)

     1.认识。指初次相见。
      ▶汉·荀悦《

  • 荷衣

    引用解释

    1.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吕延济 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 招贤会有时。”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