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敏中归豳宁幕》 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

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

意思:前面的路需要努力加餐,今晚喝得酩酊大醉没有推辞。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敏中归豳宁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老年人生离死别的悲伤,同时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期望的诗。诗人以自己为主角,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描绘了一个六十岁的老翁,面对儿女的悲伤,旁人可能会嘲笑,但老翁却深知这种悲伤的缘由。这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亲情的深沉感受。 颔联“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描绘了老翁与兄弟相逢,把酒言欢的场景,同时也暗示着他们即将分别。这种悲欢交织的情绪,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颈联“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是老翁对未来的寄语,他告诉自己和兄弟,要更加努力的生活,享受每一顿饭,今宵就要尽情地醉饮,不要推辞。这体现了老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中,诗人通过老翁的口吻,表达了对司徒的理解,知道他难以离别,因此直接告诉他秋天归来时不要惊讶时间晚了。这既展现了老翁的善解人意,又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练,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
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
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加餐

    读音:jiā cān

    繁体字:加餐

    意思:
     1.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唐·李颀《送三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加餐共爱鲈鱼肥,醒

  • 今宵

    读音:jīn xiāo

    繁体字:今宵

    意思:今夜。
      ▶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 推辞

    读音:tuī cí

    繁体字:推辭

    短语:驳回 拒

    英语:to decline (an appointment, invitation, etc.)

    意思:(推辞,推辞)

  • 前路

    读音:qián lù

    繁体字:前路

    意思: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摺:“汤哥若到前路无了盘缠,使银子呵,着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