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 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

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

意思:对月五六人,管弦乐三两件事。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竹桥、水岸凉风的美景,几人在月下欣赏音乐,品尝美酒,流连忘返,啸吟自在,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与忙碌奔波、追求名利的市朝客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之徒的嘲讽。 诗歌开头两句“竹桥新月上,水岸凉风至。”,以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清新幽静的夜晚景象,竹桥上的新月和水岸的凉风为整个场景增添了雅致和宁静的氛围。 接着“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通过描绘人们在月光下欣赏音乐的场景,进一步渲染出宁静而富有雅趣的氛围。 然后“留连池上酌,款曲城外意。”两句,通过描绘人们在池上酌酒,陶醉于城外美景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或啸或讴吟,谁知此闲味。”,通过对人们啸吟自在的描绘,进一步表达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然后诗人通过“回看市朝客,矻矻趋名利。”两句,将视线转向忙碌奔波、追求名利的市朝客,与前面的闲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清凉属吾徒,相逢勿辞醉。”两句,表达出诗人对这种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之徒的嘲讽,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 整首诗以月夜竹桥、水岸凉风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们在月光下欣赏音乐、品尝美酒、啸吟自在的场景,与忙碌奔波、追求名利的市朝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之徒的嘲讽。诗歌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自然,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好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桥新月上,水岸凉风至。
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
留连池上酌,款曲城外意。
或啸或讴吟,谁知此闲味。
回看市朝客,矻矻趋名利。
朝忙少游宴,夕困多眠睡。
清凉属吾徒,相逢勿辞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管弦

    读音:guǎn xián

    繁体字:管弦

    意思:(参见管絃)
    亦作“管絃”。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
      ▶《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

  • 对月

    读音:duì yuè

    繁体字:對月

    意思:(对月,对月)

     1.向月。
      ▶南朝·陈·张正见《有所思》诗:“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
      ▶唐·李白《将进酒》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