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武陵春 警执法》 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

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

意思:人自己就说能够领悟道理,得理要忘言。

出自作者[元]刘志渊的《武陵春 警执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诗,表达了对于悟理和修行的理解。 首先,诗的开头“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表达了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能够理解事物的道理。这里的“言”可以理解为知识、经验和智慧,而“悟理”则是指通过思考和领悟,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当人们理解了事物的道理之后,不应该执着于这些道理,而是要忘掉它们,追求更高的境界。 “既得鱼时莫执筌。筌执谩着鞭。”这里用捕鱼来比喻修行和悟理的过程,指出在已经理解了事物的道理之后,不应该执着于这些道理,就像捕到鱼后不要执着于捕鱼的工具一样。同时,也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荣誉和认可,就像拿着捕鱼工具却无法继续前行一样。 “闭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这两句表达了修行的另一种境界,即不再发表言论,不再解释和辩论,而是保持沉默,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涵。这里的“重玄”可以理解为深奥的、玄妙的道理,需要人们去深入探究和领悟。 “专气修心息妄缘。”这是指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专注于气息和内心,消除各种杂念和妄想。这是修行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达到更高境界的基础。 最后,“月冷照青天。”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冷而高远的意境,象征着修行的境界是高远而清净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修行的过程和境界,强调了忘掉道理、保持沉默、专注内心和消除妄想的重要性。这些是禅修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追求和实践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
既得鱼时莫执筌。
筌执谩着鞭。
闭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
专气修心息妄缘。
月冷照青天。

关键词解释

  • 理要

    读音:lǐ yào

    繁体字:理要

    意思:
     1.事理的要旨。
      ▶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宋·叶适《祭潘叔度文》:“故虽闻理要,而犹前师后友,上

  • 忘言

    读音:wàng yán

    繁体字:忘言

    意思: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