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意思:芸阁少年应该不认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出自作者[唐]陆畅的《题悟公禅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修行者的,通过描述他的修行经历和成就,表达了对这位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描述了这位修行者的修行历程。他经过十三年的修炼和传授,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成为了修行者中的佼佼者。他的家境原本并不富裕,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修行,最终成为了长城附近的人中的佼佼者。这句诗也暗示了修行者的成长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第二句“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则是对这位修行者的身份和地位的描述。芸阁少年指的是那些在书阁中读书的年轻人,他们虽然年轻,但已经有了深厚的学识和修养。然而,这位修行者却不被他们所认识,这表明他的修行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认知。南山钞主则是指他在南山的钞经堂中担任抄经的工作,这也表明了他的修行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职业和身份。
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位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通过描述他的修行历程和身份地位,展现了这位修行者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修行的敬畏和向往之情,提醒人们要不断努力修行,追求更高的境界。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描述修行的艰辛和不易,以及修行者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展现了修行的魅力和意义。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之情,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