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曹宗臣惠双溪集》 莫将沈谢鸿鴈行,便与猗那荐清庙。

莫将沈谢鸿鴈行,便与猗那荐清庙。

意思:不要将沈谢鸿雁行,就与拓跋猗那推荐清庙。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谢曹宗臣惠双溪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诗人沈隐侯和谢玄晖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们诗歌才华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两处双溪的描绘,引出两位诗人的清雅诗句,并赞扬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首段以“君不见”起句,表达了对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接着描绘了两处双溪的清澈景象,为下文的赞美提供了背景。 接着,诗中引用了沈隐侯和谢玄晖的诗句,进一步赞美他们的才华。诗中提到“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表达了对曹夫子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 随后,诗中描述了诗人家庭和官职的背景,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才华和地位。诗中还通过描绘双溪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诗人诗歌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的作品犹如双溪之水,词波交错,清秀脱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诗人高尚品格和诗歌成就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两位古代诗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像诗人一样,追求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诗歌成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於溪。
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
家在东阳宝婺边,官在宣城莲幕里。
溪光滴作两眼明,溪秀吐作五字清。
开卷看来掩卷坐,词波跤作双溪声。
无人写作双溪操,收拾新篇句中妙。
莫将沈谢鸿鴈行,便与猗那荐清庙。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清庙

    读音:qīng miào

    繁体字:清廟

    意思:(清庙,清庙)

     1.《诗•周颂》篇名。
      ▶《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
      ▶

  • 沈谢

    读音:shěn xiè

    繁体字:瀋謝

    意思:(沈谢,沈谢)

     1.南朝·宋·谢灵运与南朝·梁·沈约的并称。两人均为着名文学家。
      ▶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

  • 鸿鴈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鴻鴈

    意思:(鸿鴈,鸿鴈)
    亦作“鸿雁”。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

  • 行便

    读音:xíng biàn

    繁体字:行便

    意思:谓方便行事。
      ▶明·张居正《与蓟辽总督谭二华》:“戚帅以总理改总兵,诚为贬损……且督抚标兵,皆欲付之训练,若不兼总理,何以行便?”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