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赴郡之初寻属愆亢有议举旧典取湫水徵巫觋以》 四壁绘神变,正筵塑灵仪。

四壁绘神变,正筵塑灵仪。

意思:四壁绘神变,正席塑灵仪。

出自作者[宋]刘筠的《赴郡之初寻属愆亢有议举旧典取湫水徵巫觋以》

全文赏析

【原题】:
赴郡之初寻属愆亢有议举旧典取湫水徵巫觋以致祷而涉旬靡应农事方急遣罢去越翊日渐获优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优诏将州任,视政才旬时。
田畯诉炎暵,坐虞多稼萎。
云将掉头去,波臣涸辙危。
行部殊未及,随车杳难期。
往惭神父化,徒令旱母嗤。
诸曹白事者,雩典举旧规。
郡北岐棘山,上有三湫池。
衙吏洁斋往,汲水置缥瓷。
朝服领巫觋,诘旦迓诸岐。
舁以结彩舆,奉以五龙祠。
自是率宾介,寅午款于斯。
纷敷荐楮镪,浸渍洒杨枝。
瓦炉松香髓,匏樽黍酌醨。
四壁绘神变,正筵塑灵仪。
悕若叶公牖,怪甚葛仙陂。
老觋十数辈,勃屑头如魌。

关键词解释

  • 灵仪

    引用解释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诏》:“啟瑞迹於天中,烁灵仪於像外。”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灵仪若在,列配如初。”《宋史·乐志十五》:“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2.死者的遗像。《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用》:“因设灵仪,招魂以葬。”

    3.出殡时的仪仗。

  • 四壁

    读音:sì bì

    繁体字:四壁

    英语:wall

    意思:
     1.四面墻壁。
      ▶《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唐·姚合《药堂》诗

  • 变正

    读音:biàn zhèng

    繁体字:變正

    意思:(变正,变正)
    指衰乱时的变风变雅和治平时的正风正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风》《雅》序人,事兼变正,颂主告神,义必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