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意思:疏狂人不认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是一首对人生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用“一茎白发”这一具象的意象表达了青春不再的主题。东风即春风,两鬓华则表达了岁月在头上留下的痕迹。 “醉里误将裙作纸,老来羞以帽簪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他表达了在醉酒中误将裙子当作纸张,在清醒后对再簪花的羞愧。这不仅是对年华老去的感慨,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自嘲。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两句则描绘了年轻时的自己,既表现了年轻时的轻狂,也表现了敏捷的才思。 最后“闲喜日长公馆静,自分新火试新茶”两句,表达了在公馆中悠闲度日的喜悦,自己独自一人分茶而饮,表达了孤独和静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安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情感。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
醉里误将裙作纸,老来羞以帽簪花。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闲喜日长公馆静,自分新火试新茶。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经手

    读音:jīng shǒu

    繁体字:經手

    英语:deal with

    意思:(经手,经手)

     1.经管;承办。
      ▶《北齐书•韩凤传》:“举国要密,无不经手。”
      ▶宋·

  • 敏捷

    读音:mǐn jié

    繁体字:敏捷

    短语:飞针走线 疾 高速 速 飞速 快 快速 快当 火速 神速 飞 很快 飞快 飞跃 长足 迅 快捷 迅疾

    英语:nimble

  • 疏狂

    读音:shū kuáng

    繁体字:疏狂

    英语:unrestrained; unbridled

    意思:豪放,不受拘束。
      ▶唐·白居易《代书诗寄微之》:“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 八叉

    读音:bā chā

    繁体字:八叉

    意思:两手相拱为叉。
      ▶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