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留题石经院三首》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意思:
不知道行道的地方,空听晚钟声。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留题石经院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孤绝山南寺的宁静和僧人的清净生活。 首句“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诗人首先描绘了孤绝山南寺的独特环境,用“孤绝”一词,既表现了山势的峻峭、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寺院的独立和坚韧。接着,“僧居无限清”一句,则直接赞美了僧人们的清净生活,他们在这片清幽之地,过着与世无争、内心宁静的生活,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们的修行生活。前一句“不知”,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们行道的神秘和未知,也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后一句“空听暮钟声”,则以听觉形象代替视觉,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暮钟声是寺庙的象征,它不仅提醒着僧人们时间的流逝,也唤起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让我们对清净、淡泊的生活产生了向往和思考。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过好每一天。
相关句子
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
--
出自《次前韵答景仁》作者:[宋]苏辙
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
出自《止水道中闻莺》作者:[宋]释宝昙
钟声隔断华胥路,不知蝴蝶蜚何处。
--
出自《端午述怀》作者:[宋]白玉蟾
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
--
出自《偈五首》作者:[宋]释志璇
不知何处起钟声,云作楼台雾作城。
--
出自《梨洲寺》作者:[宋]戴表元
钟声篷底不知处,却似姑苏夜泊时。
--
出自《泊祠下诗》作者:[宋]苏泂
行道要心坚。
--
出自《炼丹砂 鸣鹤馀音卷四之》作者:[元]马钰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
出自《谷风》作者:[先秦]诗经
行行道转远。
--
出自《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古有行道人。
--
出自《百一诗 七》作者:[魏晋]应璩
行道济时无此才。
--
出自《谢林彦广惠酒》作者:[元]王冕
稽古行道,文物一新。
--
出自《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作者:[宋]真宗
钟声荐处浑闲事,荐起钟声未起时。
--
出自《寄题赵昌父发深省斋》作者:[宋]徐恢
钟声彻建章。
--
出自《登州中新阁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钟声云外听。
--
出自《菩萨蛮·画船横绝湖波练》作者:[宋]汤思退
山寺钟声人浩浩。
--
出自《渔家傲·斗转星移天渐晓》作者:[宋]净端
景阳楼上钟声晓。
--
出自《偷声木兰花·景阳楼上钟声晓》作者:[宋]谢薖
隔岭钟声度。
--
出自《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诘旦钟声罢。
--
出自《早朝车中听望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却不知春,不知夏,不知秋。
--
出自《行香子·玉殿琼楼》作者:[元]明本
不知阴阳,不知天地。
--
出自《不知吟》作者:[宋]邵雍
不知人情,不知物理。
--
出自《不知吟》作者:[宋]邵雍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
出自《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作者:[宋]苏辙
不会无不会,不知无不知。
--
出自《偈十首》作者:[宋]释正觉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
出自《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作者:[宋]晁公溯
黄沙尽处空烟树。
--
出自《菩萨蛮 寄都下友人》作者:[元]许有壬
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
--
出自《道州途中即事》作者:[唐]吕温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
出自《试月中桂》作者:[唐]张乔
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
出自《生查子》作者:[宋]蔡伸
足力有限量,胜处空默数。
--
出自《宿余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益访法喜寺寻登绿野》作者:[宋]张镃
诗句原文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行道
读音:
háng dào
繁体字:
行道
英语:
profession
意思:
I
1.道路。
▶《诗•大雅•绵》:“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群经平议•毛诗
行道详解
不知
读音:
拼音:
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不知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