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一适或垂竿。

一适或垂竿。

意思:一到有人垂竿。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首先,从整体结构上来看,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旅行的场景,描述了路径、鞍马等物象,然后又通过人物的表情和行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句“桥磴支吾辙”中,“桥磴”是桥梁的台阶,“支吾辙”形象地描绘了车辙蜿蜒前行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正在穿越桥梁,向前行进的场景。 第二句“篁路拂轻鞍”,“篁路”指的是竹林小路,“轻鞍”则是马鞍,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小路上骑着马前行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三尹无喜色”,“三尹”指的是诗人的三个随从,而“无喜色”则表达了他们脸上的忧郁表情,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和随从们内心的沉重。 最后一句“一适或垂竿”,“一适”表达了一种舒适、自在的状态,“垂竿”则指的是垂钓,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停下来,享受垂钓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这四句诗,诗人将读者带到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苦难与美好并存。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桥磴支吾辙。
篁路拂轻鞍。
三尹无喜色。
一适或垂竿。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一适

    引用解释

    1.一度贡举或推荐。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诸侯三年一贡士,士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尊贤,三适谓之有功。”《汉书·武帝纪》作“壹适”。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适,得其人。”

    2.一种快意之事。《北齐书·邢子才传》:“有书甚多,而不甚讎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復校此,且误书思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