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分别处,草木为谁春。
意思:第二天分别处理,春天草木是谁。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岁暮留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联“五十明朝过,何从托此身”,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和现状,暗示了他的无奈和迷茫。他即将步入五十岁,这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意味着青春的逝去和生活的压力。然而,他在这个年纪,却不知道该如何安置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颔联“不堪垂老日,翻作负羁臣”,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困境。他无法承受日渐衰老的日子,却不得不面对成为负累的身份——背负着国家的忧患和人民的期待,作为一个流亡在外的臣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颈联“四海无知己,长途惟见君”,诗人表达了他在流亡途中的孤独和无助。他感到四海之内没有知己,只有漫长的路途和陪伴他的只有那些草木和自然风景。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尾联“明朝分别处,草木为谁春”,是诗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感慨。他明天就要分别了,那么那些草木还会为谁而绽放春天呢?这一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深深思考。